每个人选校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也曾有牛人发表过一些选校的工具,罗列出各种需要考虑的方面供申请者利用和分析,例如:国家的选择、MBA项目的选择、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地理位置等等,项目多达30个。我曾经也想尝试利用这样的工具来选择最适合我的学校,但终究做了个半途而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对每个学校针对自身的条件进行SWOT分析是件可怕的事情(尽管它也许会得出一个和你的预期相同的结论)。优秀的商业领袖应该具备敏锐的intuition以及搜寻证据证明这个intuition的能力,其实利用一些最基本的区别来定义你的intuition,然后把举证这个 intuition的过程融入到准备申请材料和面试中,也是可行的。
首先,各个学校MBA的项目的区别有多大?答案是:没多大。本质的也是表象的区别是有的。比如HBS的案例教学、比如Wharton会偏Finance,比如Chicago亲睐背景单纯的申请者,比如Kellogg是Marketing的No.1等等等等,但如果这些表象的东西,无法形成你对学校的独立的判断,那就别想它的。把它们全部归为一类:B-Schools(尤其是对学校深层次的理解必须建立在校友对这个学校的评价上,而这些评价会因为主体的不一样而产生很大的差别,很难做到客观)。我的选择很简单:Top5。我的评判标准就是排名(有意思的是Top 5的学校即是各个学科方向的No.1,我的这种做法,无异于“投机”,或者“偷懒”)。
提到哈佛商学院,似乎它是每个MBA申请者的Dream School。Topway上有一个贴子,投票选出在中国最被认可的商学院,哈佛高居榜首(请不要在这个时候就以鄙夷的姿态拒绝读完这篇博文)。当然,这种认可也不是绝对的:今年我认识的一个申请者,拿到了哈佛的录取通知书和10万美金的奖学金,最终也没有选择它。哈佛在我看来,除了显赫的名声(这点我想没有人会否认)、强大的General Management课程和教师团队(当然,Boston也是个不错的地方)以外,我更看重的就是它的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 Method)所能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家可以去看看HBS MBA网站上对于案例教学的介绍)。
我最终选择Wharton,并非出于“别无选择”。我大学本科学的是外交和英语,没有金融、经济或者任何商科的背景,就连高等数学的课程,也是零零星星蹭的国际商学院彭龙老师的大课。Wharton是Lecture和Case相结合,对于我来说,更加适合。当然,有朋友担心我如何能“survive”这样一个非常偏重Finance的学校,援引一个Wharton Alumni的话来说,“That is what you come to Wharton for”。后来慢慢接触到被Wharton录取的同学,才感觉到Wharton真的非常dynamic,相比HBS对consultant的过分偏爱,我更喜欢和来自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经历的人们一起交流和学习。
实话实说,选择Top5,我也很无奈,因为我的GMAT只有700分。我说这话的时候,我已经陷入了“随流主义”,似乎我已经看把GMAT700分作为一种劣势了——当然GMAT700分也不是优势。所以我试图证明我的选择,Top5,是正确的——ROI——两年,15万美金,我能在中国过得很滋润。不用多说。
几乎每个申请者都会同意:MBA的申请,是需要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的。在MBA申请的过程中,已经培养起来的Time Management Skills会发挥很大的优势,合理的安排时间,并且将风险的预测和管理也考虑进去,才能做到有条不紊。
我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专业8级(高中就读于外国语学校,也学的英语);工作3年,环境是英语,一度向外国老板直接汇报,甚至有时候在梦里和他发生争执,都是用英语。很多朋友都说GMAT对于我来说不应该是问题。其实每当我听到他们的赞许的时候,我的心情都很复杂,虚荣让我默认,但我也心虚,心想这下子被台上来可不好找台阶下。我在准备GMAT之初自己利用PREP做的模拟测试,也得到了720的高分(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个考试的“裸考”者来说,的确还可以)。然而我不敢怠慢,原因之一是我定的考试的时间几乎没有留给我任何余地(在接下来的叙述中可以发现);其次就是考试就是考试,考试有很多偶然的因素,或者叫运气,高手需要具备将偶然变成必然的素质,而我还不具备。
春节过完以后,我便开始着手准备GMAT。那3个月,我的确下了狠功夫。那会儿我住在国贸,离我的住处不远的地方,是清华美院的继续教育学院,为了让自己置身于一个真正的学习环境,我每天下班后都会打扮成学模样去那里自习。也加班,通常7点半下班,随便吃点什么,就扎到自习室到10点半,回家洗过澡以后还会继续学习一阵子。周末基本是整天泡在那里,中午还有模有样的在那里办了张就餐卡,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在告别校园3年后,还能坐在自习室里静下心来学习,而且一坐就是一整天。那会儿烟抽得更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