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升学习力是每位企业家的必修课,终身学习是我们一直倡导的生活方式。当然在MBA/DBA的课程学习外,对于处于讯息爆炸时代的我们而言,能静下来读书也是一种能力。而知道读什么、怎么读,更是一种智慧。
今天的文章来自比尔·盖茨的亲自分享,是他长期以来践行的三大高效读书习惯,希望可以帮助你进一步提升学习力。
阅读能让你接触到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要想让自己自己变得健康、富有和明智,没有比向最伟大的人学习更快的办法了。
查理· 芒格(Charlie Munger),这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的长期商业伙伴曾经说过,我见过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读书的,一个都没有。
但是,阅读本身并不能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有时候就算你一年读了52本书,却可以一点改变都没有。
每周看一本书这件事情我已经坚持了2年,我还在不断寻找提高阅读水平的方法。最近,我有幸聆听了比尔·盖茨有关如何阅读的分享,是免费的,但却是无价的。
在这个容易让人分心的世界里,注意力转移是一瞬间的事情。当手机触手可及时,很容易就会切换任务,你甚至都没有意识到。
其实你在书的边角写写边注,这就是保持状态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一笔在手,把批注变成你跟面前的书互动的默认选项。你会发现,把精力集中在手头的想法上面会更容易些。
此外,在书上面写字也可以让你更容易记住看过的内容。这样可以确保自己将新知识跟已经知道的知识链接到一起。这还可以帮助你认真思考书里面的内容。
盖茨就一直都致力于将新知识与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到一起,融会贯通。如果他不认同书中所写的文字,他会做出更多的旁注:
打开下一本书之前,请先拿支笔在手上。划掉你不喜欢的内容,然后写下反过来你要做什么。如果不清楚意思的话,要把问题写下来。在空白处写下你的想法,并将学到的知识与已经知道的知识联系起来。
很快,你就会意识到做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集中精力,而且可以帮助你记住看过的内容。你在空白的地方写得越多,你能记住的就越多。
在学习理论里面,这种记东西的方式就叫做精细复述(elaborative rehearsal)。你可以在书里面的新信息和你已经知道的信息之间建立起关联。你阐述的东西或尝试去理解的东西越多,就越有可能把这些新信息保留在你的
呃?你是认真的吗?鉴于效率提升专家的建议是不好的书不用看完,这条原则还要不要遵循呢?这里得小心一点才是。
相反,你的规则说明你从开始之前就得先决定好要看什么东西。在打开之前,请先考虑好那本书是否值得你花费时间去读。
这样一来,你就会像比尔·盖茨一样带着目的去读书。因为只要开始就要坚持到结束始终是他的原则,所以在开始读书之前,他会三思而后行。
把每一本书都看完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勉为其难,就算写得再糟糕也要把书看完。相反,这意味着你得仔细选择,然后致力于把书看完。哪怕结果发现这很困难,充满矛盾或者令人生畏。
互联网让我们能够接触到那些聪明头脑的宝库。比方说,奥巴马在2019年就发推介绍了自己最喜欢的书的推特,比尔·盖茨每年都会分享自己的书单。
先从你的阅读愿望清单开始,把你想看的每一本书都列上。在这一点上,你可以利用Google Keep、Wunderlist或者ToDoist之类的列表app,也可以到Goodreads 去创建自己的档案。
当我看到封面和整体评分时,我喜欢用Goodreads来记录自己想看的东西。在集中下单之前,我会浏览一下清单来挑选要看的下一批书目。
比尔·盖茨说,为了能够专心读书,每次阅读的时候都应该锁定一个小时专门用来读书。他的原话是这样的:
“如果要看书的话,你希望每次能坐下来一个小时。每天晚上我都要读书,每次读1个小时多一点,这样我才能够把手头的书啃下去,取得一些进展。”
在智能手机上面设一个闹钟,每天晚上9:00发出告警,提醒要关闭所有的数字设备。第二个闹钟设在晚上9:20,这是最后通牒,一定要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