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MBA工商管理硕士,是个金灿灿的名词。它意味着金钱、地位与能力。千千万万在职场打拼的人都希望借着“MBA”的光环来实现职业生涯的飞跃。于是每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MBA永远是最多报考人数的一个方向。除了国内的学位教育,也有很多人国外的知名高校以中外合办或者在国内设立独立办学的形式,以满足更多人对于MBA学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渴求。
那么,“MBA”是否真的有着改变人命运的能耐呢?在各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眼中,“MBA”又是怎样的呢?
A:聘用MBA主要是因为MBA经过了较为系统的管理能力训练,综合素质相对比较高,工作上手较快。因此,我们公司除聘用MBA做专职工作外,也乐于为MBA提供一个施展才学的实践舞台。事实证明,在我们公司实习的MBA,毕业后都获得了不错的职业发展,有些自行创业,有些在企业里独挡一面。而他们在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实习过程中,也极大地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可以说,南方智尊之所以能获得较快的发展是与这一批MBA的辛勤奉献分不开的。所以对我们来说,MBA应该是物有所值的。
A:刚才我所说的综合素质比较高,主要指的是他们在商场上打拼的素质、能力。在同等条件下,MBA与其他专业硕士相比,管理决策能力可能会更强。因为他们在培训过程中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了整个商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例如:经济学、管理学、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方方面面,自然他们在做出决策的时候会自觉地考虑全局的因素,有利于作出更系统、客观的决定。至于说MBA所创造的价值,就我们而言,主要体现在他们带来的效率上。这跟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有关系,因为管理层与核心员工都是MBA,所以在工作中,大家对问题的分析虽然角度不同,但因为大家的交流是建立在相同的平台上的,因而在工作中也较能达成一致。直接的结果就是提高了公司运作的效率。
A:优秀的人品、工作踏实、学以致用能力强。针对一些重要的部门、职位,我们需要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人,除了学位证书外,我们更希望他能有足够的工作经历。
A:准确地说,是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比如说七到八年的从业经验的积累。至于一些作为储备干部的人才,我们对经验的要求就相对会低一些,但最好也有三四年的相关工作经验。
A:在我看来,MBA并不是单纯的理论教育。它对学员实际相关工作经验要求相对比较高。因为MBA最后毕竟是还是要接受市场检验的。而要对MBA的理论有更深刻的体会,又必须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不然也只能流于纸上谈兵,对现实没有太大意义。因此,我觉得MBA教育最好不要只唯分数,可能更多的还是要关注实际的工作经验。
A:我认为,目前MBA的年轻化现象值得关注。目前不少在读的MBA,由于他们在接受MBA教育之前的实际工作经验,尤其是在管理岗位上的经验还比较欠缺,因此在学习培训过程中的感受和领悟相对来说就比较浅,当到开展实际工作的时候,往往会发现自己的很多认识可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总的来说,在企业管理方面,如果读过MBA,在商业运作中,决策可能会更科学、更客观、更有战略眼光。但读了MBA,并不一定就表示必然成功。MBA学位只是证明接受过系统的管理训练,能否成功,更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的综合素质。
A:就我个人和企业来说,对MBA还是很感兴趣,招聘时有MBA也会特别关注。不像某些企业对MBA有偏见,因为在人力资源经理聚会上,有些人反映水货很多,有很多东郭先生,良莠不齐。但是我个人认为,MBA还是很有价值的,也不乏很多优秀人才。
A:我们也不是专门关注MBA,所以具体数目不好说,我们公司除了MBA外,也有博士后以及其他专业的硕士。
A:我们的确需要MBA人才,此外,关键在于适合自己的企业。有理论还是不够的,做人要大气,做事要踏实,有团队协作精神,对企业忠诚。我们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实际能力,而不是单单的一张MBA证书。
A:有一些可以,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一些就有点自视甚高了,心理有点落差,稳定性较差。很多是从学校对学校直接出来的MBA,所以理论知识很多,书生气太足,跟同事相处时,把握的度不够好。
A:从企业角度,实操能力是最重要的。理论知识其实是可以自学的,他们有这种自学的能力。所以学校应该更侧重实操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考虑到成本问题,没有太多的时间和金钱去培训,所以最好是有一点经验的人去读,用理论来升华和指导实践,会有更大的成果。